韩和元
这个场景很像。 回顾近年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可以看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不是一个单向的趋势,双向波动特征越来越明显,汇率弹性也明显增强。
从2018年4月中下旬开始,人民币汇率开始出现回调走势,截至6月底已回落至前期所有涨幅。 11月,人民币汇率在6.9关口徘徊后,12月迎来强劲反弹,最终迎来“收复失地”。 截至2019年5月,人民币汇率再次连续下行,一度跌破6.9关口,创下当时新低……事实上,2015年以来,每年时段人民币汇率问题都是舆论热点。 但近7年的经验也清楚地表明,人民币确实没有继续大幅贬值的基础。 其理由大部分是:
当然,仅仅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还不足以支撑人民币汇率不大幅下跌。 很简单。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例如泰国,1997年2月采用了这种汇率制度,但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在该国首次爆发。 变成这样,只要有干预的制度,就需要足够的弹药,这种弹药就是外汇储备。 当时包括泰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缺乏的不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是充足的外汇储备。
但同时应该看到的是,由于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人民币币值稳定。 人民币贬值时,外汇管理部门有足够的弹药——外汇储备承付货币。 更重要的是,大量外汇储备可以提高国家信用评级,吸引国际资金流入。 对投资者来说,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作为后盾,投资风险相对降低,给投资者带来信心,吸引外资。 此外,由于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爆发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那样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风险大大降低,表明金融和经济体系相对稳健。
简而言之,中国拥有的大量外汇储备构成了人民币没有大起大落基础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当然,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在经济波动时期确实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但在经济稳定时期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泛滥了国内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也是客观事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