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博士的母亲和工程师的父亲知道2000多个汉字,可以绘制心肺循环和神经传导图。
复旦大师的母亲和清华大学博士的父亲,18个月就习惯了弟子规则,3岁就能潜水。
我知道反应堆的碱对和RNA转录。我和爸爸一起听微积分,学习了函数和极限。我最喜欢的游戏是编程。
报告显示,每年春季都是上海一年一度的小学入学注册期。这个时候,网络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从幼儿到幼儿”的话题。今年提交给上海名校的“牛娃”简历备受关注。
[热点新闻]
这些简历在一篇名为《恐怕小牛不是爱因斯坦的转世》的在线报道中透露。报道称,这所学校的入学考试要经过三轮的网络选拔、计算机考试和面试。8000多名儿童中有60人最终被选中,这比“百分之一”还难。
从报道中的“牛娃”简历可以看出,这些“牛娃”是父母用孩子的语气写的自我介绍。为了让孩子有机会竞争名校,家长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简历经常显示父母的高学历,也抛出特殊的学术术语,网友“开阔了眼界”。许多人甚至说:“爱因斯坦会为他在世界上的劣势而叹息。”。
报道称,说实话,我看到这些简历时的第一反应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哪里,他们显然是科幻电影里的太空生物!”想想看,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毕业的家长中还有一些更令人困惑。他们真的认为学校招收的老师相信四五岁的孩子有这些“特殊功能”吗。
报告称,《牛娃》简历的真实性有待证实,但年轻一代的父母,特别是中产阶级希望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他们对子女教育的焦虑是赤裸裸的。
每年5月是上海许多私立小学的最终面试阶段。据上海媒体报道,一些家长花8000元报名参加“面试冲刺班”以补充面试能力。一些家长在充满焦虑的“从小到大”季节购买学区住宅,以便为那些没有提前达到适当学龄的孩子做好准备。
1a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