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美标是什么,有没有仪器可以一起检测?
BS1006 X12:199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EN ISO105 X12:200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0: 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摩擦色牢度仪可以一起检测。一般纺织品试样两种色牢度都要做的。欢迎咨询帆泰检测。
纺织上的色牢度等级几级最好共几级?
分为9种,正常织物的染色牢度,一般要求达到3~4级才能符合穿着需要。
1.日晒牢度 日晒牢度是指有颜色的织物受日光作用变色的程度。其测试方法既可采用日光照晒也可采用日光机照晒,将照晒后的试样褪色程度与标准色样进行对比,评级标准有羊毛蓝标和灰卡两种。 国标和欧标分为8级,8级最好,1级最差;美标则分为5级,5级最好,1级最差。日晒牢度差的织物切忌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宜于放在通风处阴干。一般采用氙灯照射24小时测试。
2.洗涤牢度 水洗或皂洗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洗涤液洗涤后色泽变化的程度。通常采用灰色分级样卡作为评定标准,即依靠原样和试样褪色后的色差来进行评判。洗涤牢度分为5个等级,5级最好,1级最差。洗涤牢度差的织物宜干洗,如若进行湿洗,则需加倍注意洗涤条件,如洗涤温度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等。 水洗牢度分2项指标,原样变化和白布沾色,白布沾色又分为棉、锦纶、涤纶、羊毛、腈纶、醋酯六种纤维。测试温度有40/50/60/95度,一般丝绸和羊毛采用40度标准,纤维素纤维采用60度。
3.摩擦牢度 摩擦牢度是指染色织物经过摩擦后的掉色程度,可分为干态摩擦和湿态摩擦。摩擦牢度以白布沾色程度作为评价原则,共分5级(1-5),数值越大,表示摩擦牢度越好。
4.汗渍牢度 汗渍牢度是指染色织物沾浸汗液后的掉色程度。汗渍牢度由于人工配制的汗液成份不尽相同,因而一般除单独测定外,还与其它色牢度结合起来考核。汗渍牢度分为1~5级,级别越高越好。欧标和国标中,汗渍牢度又分为耐酸汗色牢度、耐碱汗色牢度。
5.熨烫牢度 熨烫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熨烫时出现的变色或褪色程度。这种变色、褪色程度是以熨斗同时对其它织物的沾色来评定的。熨烫牢度分为1~5级,5级最好,1级最差。测试不同织物的熨烫牢度时,应选择好试验用熨烫温度。
6.升华牢度 升华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存放中发生的升华现象的程度。升华牢度用灰色分级样卡评定织物经干热压烫处理后的变色、褪色和白布沾色程度,共分5级,1级最差,5级最好。此种测试一般用于分散染料染涤纶织物。
7.氯浸牢度 氯浸牢度一般对准一些游泳衣,因为海水里边含有氯,易使织物褪色。现在城市自来水中也含有有效氯,一些医院、宾馆用品需要用含氯洗涤剂消毒,所以对耐氯漂牢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8.汗光牢度 有的织物经测试汗渍牢度和日晒牢度都很好,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夏季,汗浸加日晒很易褪色,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新的标准也就产生了。
9.耐过氧化物牢度 现在的洗衣粉中大部分添加有如过醋酸一类的过氧化物和一些活化剂,导致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受到氧化作用而褪色。所以纺织品的色牢度要对过氧化物有一定耐受能力。
317是哪个国家代码?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是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
美国国土地形变化多端,地势西高东低。东海岸沿海地区有着海岸平原,南宽北窄,一直延伸到新泽西州,在长岛等地也有一些冰川沉积平原。在海岸平原后方的是地形起伏的山麓地带,延伸到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和新罕布什尔州、高1830米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为止。
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是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势相对平坦,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流域——世界上第四大的河域也位于这里。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内部平原的地形开始上升,最后进入美国中部面积广阔而地形特色稀少的大平原。
在大平原西部则有高耸的落基山脉,从南至北将美国大陆一分为二,在科罗拉多州的最高峰到达4270米。西海岸地区有内华达山脉和海岸山脉。以前落基山脉还有频繁的火山活动;只剩下一个区域(怀俄明州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美国最高的山峰是麦金利山,海拔6193米,也是北美洲第一高峰。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其它矿物主要有铜、铅、钼、铀、铝矾土、金、汞、镍、碳酸钾、银、钨、锌、铝、铋等。战略矿物资源钛、锰、钴、铬等主要靠进口。森林面积约44亿亩,覆盖率达33%。
美国主要工业产品有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钢铁、石油产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闻纸、机械等。
美国主要出口商品为:化工产品、机械、汽车、飞机、电子信息设备、武器、食品、药品、饮料等。主要进口商品是:食品、服装、电子器材、机械、钢材、纺织品、石油、天然橡胶以及锡、铬等金属。
美国前五大货物贸易伙伴为欧盟、墨西哥、加拿大、中国、日本。前五大货物出口市场为欧盟、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日本。前五大货物进口来源地为欧盟、中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
n95m民用执行标准?
n95口罩的执行标准:口罩的主要标准包括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等,目前主要分为劳动防护、医用防护、日常防护三类。目前国内常见的口罩,基本上都是四个标准体系:国标、美标、欧盟标准和日标。 说明:YY开头的代表医药行业标准,GB开头的代表国家标准,即国标。【口罩产品大全】
一、劳保口罩标准
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为全文强制性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实施。该标准所规定的防护对象包括各类颗粒物,即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还规定了呼吸防护用品的生产和技术规范,对防尘口罩的材料、结构、外观、性能、过滤效率(阻尘率)、呼吸阻力、检测方法、产品标识、包装等都有严格要求。标准根据口罩的过滤效率将口罩分为 90(KN90、KP90)、95(KN95、 KP95)、100(KN100、KP100)三个等级。
GB2626-2006 面罩的分类

GB2626-2006面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 85L/min。呼吸阻抗的指标要求为:吸气阻力不超过 350pa,呼气阻力不超过 250pa。
GB 2626-2019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物呼吸器,标准的修订版本GB 2626-2019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已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计划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增加了呼吸器材料、产品可拆卸部件的泄漏性检测方法等要求。
二、医疗卫生口罩标准
中国的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现有两个。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及 GB19083-2010《医用防护 口罩技术要求》
医用口罩的检测在现有国家的标准中涉及到三个: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由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为医药行业标准,于2005年1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规定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YY0469-2011 口罩的分类

注:该标准的 BFE 测试流量为 28.3L/min; PFE 测试流量为(30±2)L/min,试验面积为 100cm2 ; 呼吸阻力 的测试流量为 8L/min,试验面积为5.06cm2。有合成血液穿透要求:将2mL合成血液以 10.7KPa(80 mmHg) 压力喷向口罩,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YY0469-2011 口罩微生物指标

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于2011年8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该标准的4.10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
GB19083-2010 口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85±2)L/min,口罩的吸气阻力不超过 343.2Pa(35 mm H2O)。有合成血液穿 透要求:将 2mL 合成血液以 10.7KPa(80 mmHg)压力喷向口罩,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GB19083-2010 口罩微生物指标

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是按照YY/T 0969-2013标准进行检测的,虽然是属于一次性用品,但是防护效果不比防护型口罩差,标准YY/T 0969-2013对于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也是很严格的。
三、日常防护类口罩标准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于2016年11月1日实施。该标准涉及口罩原料要求、结构要求、标签标识要求、外观要求等,主要指标包括功能性指标颗粒物过滤效率、呼气吸气阻力指标、密合性指标等。该标准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对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因素做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公众佩戴防护口罩时的安全性。
GB/T 32610-2016 口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

GB/T 32610-2016 口罩的防护效果要求

GB/T 32610-2016 口罩适用的环境空气质量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 85L/min。当口罩的防护级别达到 A 级,其过滤效率级别应该为Ⅰ级或Ⅱ级, 当口罩的防护级别在 B、C、D 级时其过滤效率级别应该为Ⅱ级或Ⅲ级。
T/CNTAC 55-2020、T/CNITA 09104-2020《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2020年3月,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的《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民用卫生口罩领域标准的空白,改变了市场无标可依、无标可查的现状。13项标准指标为口罩性能保驾护航。该标准口罩分为成人口罩和儿童口罩,规格按照大中小三类区分,可有效阻隔飞沫、花粉、微生物等颗粒物传播,细菌过滤效率不低于95%,颗粒物过滤效率不低于90%,不仅适合复工、复学佩戴,也满足疫情后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防护的要求。
除此国标外,还有一项由中国纺织商业协会提出制定的团体标准 TAJ1001-2015《PM2.5 防护口 罩》,该标准是针对雾霾防护而编制的。
TAJ1001-2015 口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

TAJ1001-2015 口罩的呼吸阻力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 85L/min。加载呼吸阻力是指加载试验直到口罩的表面颗粒物堆积到(30±1) mg 时的呼吸阻力。
口罩适用的场景:
医用一次性口罩: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或鼻腔呼出或喷出污染物。
医用外科口罩:临床操作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所佩戴。
医用防护口罩:是防护级别较高的医用防护口罩,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是在隔离病房、隔离重症监护、发热门诊特殊区域,由医护人员佩戴使用。
引用文献:
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
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TAJ1001-2015《PM2.5 防护口罩》
NIOSH Standards (Title 42 CFR Part 84)
EN149:2001+A1-2009
EN14683-2014 ASTM F2100-2004
关于【纺织美标是什么】和【有没有仪器可以一起检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