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从哪儿学徒,你人生的第一桶金是怎样得来的呢?
发传单得来的? 刚实习完等着考证,没生活费用了,回家路上看见发传单的学生就问你们是帮哪家公司发我也想做,于是那个同学就带着我去了。报了名之后第二天到公司楼下集合,就这样排好队,点名报数,讲工作时间,纪律吧啦吧啦一大堆,天气又热,听都听不进去。然后就像这样穿上工作服,拿着分好的传单,负责人会把我们都送到指定的地点,让我们就待在那个片区发,时不时会有人来巡查什么的。那种纸又薄,手每天都会被划出十几个口子,但那时候却乐在其中,也认识了很多小伙伴,一天八十元,对于第一次取得劳动成果的我来说很开心了。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纺织厂机修工学徒要学多久?
织布机机修工学习九个月至一年可独立操作。因为织布机在机械里算是比较简单的机械,铸铁件占多一半,主要故障除电器外就是皮带松紧,螺絲松紧,轴套研锁,油路不畅,支架弯断,锭杆转动不畅等等,修理工具也较简单,台钻,活搬手,改锥,郎头,木锤等。只要认真学,细观察,很快能掌握。
呼市某女副局长新冠发布会引起舆论热议的关键点是什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李少莉副局长,因为在新冠疫情发布会上的穿着打扮引起大众的争议。
一副疑似法国奢侈品的价值不菲的耳钉,一条爱马仕丝巾,过分精致的妆容,还有磕磕绊绊的讲话内容,一个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从基层打拼上来的女强人,连发表讲话都要指着稿子,一字一字地指着念出来,而且念得并不流畅。
首先,在如此严肃的发表会现场,李少莉副局长的表现,让大家怀疑她的徒有其表,根本没有真才实学,有点德不配位。
毕竟这位副局长长年坚守在卫生岗位,按理说就算刚拿过来的稿子,就算大体看一遍,也能非常流畅地发表出来。
而这位女副局长的表现,让大家不得不怀疑她的真实能力。
其次,在疫情不断反复的大环境下,很多人的工作收入都很不稳定,人们的心理都承受了很大压力,而这位女副局长,过分精致的妆容,还有价值不菲的首饰配饰,都跟大家的心理压力形成鲜明的对比。
肯定会有人想,我们都这么困难,你却这样光鲜亮丽,你哪来的钱买这么贵的首饰,难道现在干部的工资都这么高吗?
毕竟这样的贪官不是没有,谁又能保证李少莉副局长的清白呢,这件事不给大众一个交代,大众的怒气肯定不会平息。
女人爱美不是罪,但是得注意场合,注意身份,注意自己的影响,还要顾及到大众的感受。
所以,我认为,李少莉副局长引起舆论热议的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徒有其表的工作表现,跟她一路打拼的女强人形象产生的巨大差异;二是在全民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她依然光鲜亮丽,着装奢侈,引起了大众的猜忌怀疑。
杜月笙巅峰时期?
杜月笙(1888~1951),出生于上海川沙高桥南杜家宅(今上海浦东新区)。杜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帮中老大,被誉为中国黑帮第一帮主,上海教父等称号。他是当时称霸上海滩的一代枭雄,无论在政界,军届,商界等都能呼风唤雨。是上海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和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那么杜月笙在旧上海巅峰时刻家产到底有多少?
这个世人是无法估计的,具体有多少不是数字能表达的,但是据说当时杜月笙的财产相当于上海滩三个银行的资产。
杜月笙加入青帮的时候是在1902年,早年通过关系进入了上海青帮大佬黄金荣公馆,负责管理经营黄金荣在法租界的赌场生意。由于其脑袋灵活,机智聪明,很快就得到黄金荣的赏识,开始在上海滩暂露头角,慢慢的有了一定的名气。后来成了(上海滩青帮三大佬)之一。
1925年,杜月笙联合各方力量和军阀势力在租界成立了(三鑫公司)。名下的生意包括:烟馆,商场,码头,工厂等,生意做的越来越多大,几乎垄断了整个上海滩。
1929年,杜月笙又成功进入金融界,创办了(中汇银行),从此成了上海滩经济巨头名副其实的实业家。被称作“上海皇帝”。这个期间也成了杜月笙最辉煌的时期。
据说那个时候,杜月笙的汽车就多达几十辆,光豪华轿车就有九辆,司机和助手就18个,贴身保镖不下二十人。杜月笙最喜欢的座驾是1930年的雪佛兰,车牌号为四个7777。相当霸气。为什么是四个7而不是8和6,据说当时民间有种七上八下说法,七代表着吉祥,所以杜月笙选择了这么好的号码。听说这还是别人送的,可见杜月笙当时的势力和影响力之大。
杜月笙的资产有多少?就杜公馆一年的开支据说大概就要200万大洋。当时在上海一个普通人一年的费用最多也就100块大洋,而仅仅一个杜家公馆的开支就相当于普通市民的2万倍,更何况杜月笙在当时已有四座豪宅,这只是其中的一栋。大家可想而知这是什么概念。
当时的杜公馆,光建造就花了三十多万美元,据说是请来了一位法国设计师,及花园与住宅与一体的中西合璧式样式设计的。当时在上海属于最豪华的私人公寓。堪称(梦中巴黎)。
别的不说,就仅仅以上几点,就足以证明杜月笙巅峰时期资金之巨大,财产之丰厚,是上海滩无人能及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