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福:从今年年初开始,疫情给中国大陆和外资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了一些挑战。与此同时,在全球供应链压力美国技术禁令和限制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企业未来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从2018年开始,很多企业为了保持或提高竞争力,正在亚洲多个国家进行本地化部署,推动商业模式的转换,这种商业模式的转换并不仅限于中国。但是,中国的供应基础在很多领域仍然无可比拟,中国市场的需求在价值和数量方面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吸引力。
另外,中共20大报告确定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调,强调更高质量的增长,提高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这也意味着外国投资领域的变化,鼓励将资金集中在先进制造高科技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现代服务等重点领域,以便更好地提供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我们已经从今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数据中看到了这种趋势。今年前8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8927.4亿韩元,同比增长16.4%。高科技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增加了33.6%,其中高科技制造业增加了43.1%,高科技服务业增加了31%。
戴普:未来围绕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碳减排”两个主题展开的机会越来越多。随着中国更加重视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共20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过去几年来,跨国公司一直是促进中国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之一,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数字化等细分领域,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今后,这些公司将继续服务于中国市场,进一步推进中国工业供应链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我们看到,从2021年开始,中国在自动化领域的投资迅速增加,跨国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经济活动显著增加。这对跨国公司来说仍然是一个战略机会,中国政府也通过外国投资目录鼓励在这些领域进行投资。
中国向世界提出的“2030年前实现碳高峰的努力,2060年前实现碳中立”承诺,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在保持全球竞争力方面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中国也要在短期内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变。这将带来创新的加速,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市场巨大的规模和需求将促进边际成本的下降,更有助于促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因此,低碳发展领域将有更多的国际合作投资和共同发展的机会。
短期内,中国经济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但我们仍然相信,与世界上许多其他市场相比,中国经济基本盘具有更强的韧性和独特性。从去年开始,中国以工业现代化和低碳发展为动力,重视创新的新经济引擎,过去主要由低劳动力成本宽松的环境监督和高资本生产力推动的竞争力逐渐取代。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价值链表现出与其他市场越来越不同的特征。为此,需要将商业模式本地化。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脱钩并不明显,但中国的创新设计品牌开发生产等越来越面向中国市场。
我注意到,中国在最近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吸引外资更多地投资于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科技节能绿色环保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政策附加代码是外国投资者向中国提供高级和新兴技术的研发amp鼓励设立d中心。随着支持力的加大,外资可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共享全球资源,实现创新本土化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中国高水平的开放与合作支持政策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市长/市场机会投资可能性和增长潜力,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戴福:自去年年中以来,美元与全球其他货币相比表现强劲,特别是今年夏天加速强劲,给全球市场带来了诸多挑战。
2022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急剧贬值,引起了市长/市场的担忧。事实上,今年人民币的表现已经超过了其他主要货币,特别是欧元和日元。IIF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5个基点时,除了触发了一定程度的资金流动之外,中国没有看到大规模的资金外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看到资本流入中国市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