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批准“允许分期施工许可制”工程建设项目,将申请材料从32件减少到9件,1个工作日内可以完成预审手续,基本可以开工。试点“洋山港-芜湖港联动卸货”等省内首次将内河港收购为上海洋山港的货物,实现了“申报一次检查一次放行一次”,每集装箱节省约2000元。海外机构内外汇账户结算低门槛跨国企业跨境资金集中运营资质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外债模式变更业务等创新模式相继落地。2022年9月,作为落地安徽省首批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新加坡合伙人出资3000万美元。长江三角洲创新与R%26nbsp;%26nbsp;ampd探索创新平台合作政策。芜湖和上海市松江区建设省内第一个购地自建的“创新飞地”,实践“上海产业化芜湖”产业合作模式。
推进“双招双引”,贡献全市进出口金额的60%
一直以来,芜湖市将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双招”“创新创造”的主战场,每一个街区都围绕着优势产业,强力推进“双招双引”,打造产业高地。经过两年的发展,自由贸易区主导产业提高了质量,提高了效率,提高了全球竞争力。据统计,今年1 ~ 8月芜湖片区进出口总额为54.1亿美元,同比增长36.2%。芜湖片区面积低于全市1,贡献了全市61.1%的进出口额。
新能源和智能互联网汽车产业是芜湖区主导产业项目,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互联网汽车产业研究院在茂宇上市,总投资130亿元的奇瑞智能网联“未来一厂”项目部分启动。此外,共投资32亿韩元的长信技术高端显示设备及模块项目部分投入生产,共投资50亿韩元的美国智能厨师热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芜湖市“5G产业网络实验室”在芜湖市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开。共投资20亿韩元的华夏云天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等重大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