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基于强有力的政策和潜在的市场。从二季度的0.4%到三季度的3.9%,为什么中国经济实现了超预期的复苏?有效的宏观政策是重要支撑。从延迟制造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税期限,到盘活地方5000多亿元专项债券余额上限,稳定投资.随着经济稳定一揽子政策的不断发力和延续政策的果断推出,工业服务业等主要经济指标不断恢复。面对意外因素的冲击,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企稳回升,也是基于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第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内需潜力加快释放,中国经济复苏和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
韧性在于经济活力增强,发展势头强劲。观察一个大国的经济,要看数据变化的“势”,更要看发展背后的“能”。在中国经济“三季报”中,一组数据十分抢眼: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4.6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4%,高于全部服务业投资9.5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1%,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些数据与一组热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相关。“超级虚拟工厂”已经成为企业挖掘生产潜力的好帮手。柔性生产线使传统制造企业走向高端定制生产。3354的前沿技术加速了与工业和服务场景的融合,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韧性有利于在中国享受机遇,促进共同发展。“你可以永远信任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句话,并附有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的计算图表: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了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对此,有网友评论道,“看,这就是中国的贡献”。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世界。“三季报”指出,尽管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但中国经济发展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处于良好水平,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广交会服交会消费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积极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意大利自由社会科学大学教授安东尼奥马约基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更加脆弱,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