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吃饭的时候,很多家庭都在闹“鸡飞狗跳”。
父母端着碗,和孩子在客厅里“捉迷藏”,好不容易追上来喂了一口,孩子又开心地玩着玩具,最后孩子几口饭吃不下,大人也只能一起吃凉饭,真是崩溃了
为什么孩子吃饭这么难? 如果跟不上,孩子就不能独立吃饭吗?
当然不是这样。 很多孩子不想吃饭,问题其实在于家长。 我们只有抓住孩子自己吃好饭独立吃饭的“黄金期”,才能解决孩子吃饭的大难题。
为什么孩子不想吃饭?
很多父母其实都有一定的“喂养焦虑”,担心孩子边吃边玩自己吃不上,担心孩子自己吃不上,忍不住一口一口喂孩子。
其实,吃饭是人活着的基本门槛,也是孩子的生存本能。 如果父母追着给孩子吃,很长一段时间孩子就会产生依赖性。 一旦习惯了这种“开饭”的生活,坦率地说,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不愿意自己吃饭。
特别是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吃饭就漫不经心,到处乱丢,不知不觉就催他骂他。 无形中,孩子就会对饮食产生抵触情绪,觉得吃饭不是那么美好的事情,从而大大降低了吃饭的动力。
另外,也有不喜欢吃饭的孩子,这和父母和老人的“娇惯”也有一定的关系。
孩子不想吃饭,怎么也不饿,所以在家准备各种各样的点心。 到了吃饭的时候,孩子的肚子总是鼓鼓的,自然什么也吃不了。 另外,与美味的点心相比,饮食对孩子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孩子一定很难对饮食感兴趣。
什么是孩子独立吃饭的“黄金期”?
儿童独自进食的“黄金期”其实是指“自主进食敏感期”,时间在8个月~12个月之间。
孩子到了8个月左右,精细化动作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渐渐地,从有意识的掌握到五指分化三指掌握二指对捏,手指活动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
另外,因为宝宝是“食欲时期”,所以看起来很积极地摄取食物。 比较准确地放进嘴里,在这个阶段训练自己独立吃的能力,往往能取得更多的效果。
有些父母可能觉得孩子小,拿不了勺子,自己吃饭就到处吃,手上地上又脏又粘,打扫起来很麻烦不说,浪费时间。
但是,如果错过了宝宝独立吃饭的“黄金期”,宝宝的自立意识和自主饮食能力就无法培养,容易出现“吃饭困难”的问题。 孩子的自主意识变强,养成了错误的饮食习惯,将来就很难改正,反而会变得麻烦。
学好这三招,训练娃自己吃饭
1 .放手
对于孩子吃饭,年轻父母容易和老人发生矛盾。 老人一方面看着孩子吃得狼藉感到浪费,另一方面老人担心孩子吃得不够,营养摄取不充分。
但实际上,培养孩子自主吃饭的能力,需要循序渐进的努力,一定要经过“兵马乱”,父母和老人都应该放手,让孩子能慢慢学会自己吃饭。
2 .少吃零食
这也是老年人和年轻监护人对立的“严重灾区”。 年轻家长认为点心没有营养,不健康,但老年人不想让孩子受委屈,所以马上给孩子买点心。
但是,宝宝一旦习惯了点心,对吃饭的兴趣就会大幅度减少。 其中也有故意吃得少,闹着去吃点心的孩子。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自主饮食,一定要控制孩子的零食量,尽量少吃,少吃,避免零食对孩子产生诱惑,最好是放心饮食。
3 .营造愉快的就餐氛围
吃饭的气氛变差,餐桌上摆上剑的话,即使是大人也没有食欲,吃不下几口饭。 更不用说无知的孩子们了。
如果你发现吃饭很晚,给各地带来了麻烦,千万不要烦躁。 随着孩子动作能力越来越精细,动作越来越熟练,情况会有很大的改善,但如果父母经常责骂孩子,让孩子吃饭就会“心惊肉跳”,反而会抗拒吃饭,问题就更严重了。
老苗结语:
孩子健康成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要牢牢抓住孩子独立吃饭的“黄金期”,牢记这三点。 否则,万一孩子习惯了饭后追赶,“受罪”的也是我们自己。
今天的话题:你家孩子有“吃饭难”的问题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