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的可以解答一下,络筒机的作用吗?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而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轻工设备指的是什么?
轻工设备主要包括:造纸行业、食品行业、包装行业、塑料加工行业、日用化工行业、日用机电行业及其他轻工行业的专用机械和与之相关的模具、配件、仪表、自控、通讯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研究、设计、制造、维修、检测、控制、使用等方面。与重型机械设备共同组成机械设备
中国的纺织机械是个什么样的技术水平?好的厂家有哪些?
中国纺织行业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生产业,拥有完善的现代纺织制造产业体系,产业链各环节制造能力与水平均位居世界前列。2018年,受贸易保护、逆全球化以及国际单边主义势力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经济复苏仍然严峻,国内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但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爬坡过坎阶段,经济结构的调整,新旧动能的转换正在加速进行。纺机行业发展逐渐步入周期性低谷。虽然2018年以来,纺机各细分行业市场表现不尽相同,但全年总体仍保持平稳。从全球范围来看,主要纺织机械生产国的销售订单也出现趋缓的态势。2019年,虽然面临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再加上国家的政策支持,都将对行业发展形成利好。根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发布的《纺织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十三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主要技术研发方向是纺织装备产品智能化和装备制造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是通过提高纺织装备主机的数控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以及研发智能化辅助系统,为下游纺织用户提供智能化生产解决方案。装备制造智能化是通过引入智能化机床和辅助机器人等设备,改进与优化自身生产过程。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纺织机械行业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发展的潮流,以前沿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和优化设计为先导,发展高端智能化纺织装备,加快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稳步提高国产纺织机械和专用基础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水平,为纺织工业提供高质量、智能化的新型纺织装备,支持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所以高端纺织装备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总体运行情况一、2016-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企业数量统计图表:2016-2018年中国纺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纺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约有705家,较2017年增加了13家。二、2016-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从业人员统计图表:2016-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从业人员数量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从业人员约有34.7万人,较2017年上涨了2.66%。三、2016-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销售收入分析图表:2016-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约为1284亿元,较2017年上涨了11.8%。四、2016-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利润总额分析图表:2016-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利润总额情况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利润总额约为94.5亿元,较2017年上涨了13.04%。五、2016-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制造业亏损情况分析图表:2016-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亏损额及亏损率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亏损率约为14.62%,较2017年有小幅上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9年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黄道婆的纺织机和之前的纺织有什么区别?
纺织机械是纺纱机和织布机的统称。黄道婆对纺织机的改革是全面,系统性的重造与整合,在纺织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领先世界400年。黄道婆之前的纺织业的状况是个什么样的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面对那样耗时费力的劳动能不叹息吗!棉花脱棉籽,基本靠手剥,弹棉设备已有弹弓,但是型制很小,效率低下纺纱机是一个纱锭,和老太太手拎一个纺锤没啥区别织布机在唐朝就基本定型,一直沿用。黄道婆的改革功绩涉及“擀、弹、纺,织四大工序:1.擀,她制作了轧棉机使棉花脱籽效率大增2.弹,改进后的弹棉弓尺寸加大,一次加工量数倍于前3.纺,黄道婆的突出贡献就是三锭纺纱机,之前织快纺慢,之后纺快织慢,纺纱效率几倍提高。直到西方工业革命出现了珍妮纺纱机,已经是400 年之后的事情了4.织,黄道婆的织布机称“踞织腰机”,摆脱了之前织布品种单一的缺陷。时誉“机杼精工,百卉千华”。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的民族。但凡行业开拓先驱,后人永世敬仰。元朝为她立祠院,1957年又在上海为她建墓园并立纪念碑。资料拷贝:黄道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她早年的遭遇和对纺织技术的贡献,在劳动人民长期流传。据传说,她小时候给人家当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门,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今海口市)。从此,她在海南岛居住了30多年。她在海南崖州期间,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不仅全部掌握了先进技术,还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家乡,并以她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革新,使家乡以至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有所提高。经过她改进推广的“擀(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黄道婆之前,脱棉籽是棉纺织进程中的一道难关。棉籽粘生于棉桃内部,很不好剥。13世纪后期以前,脱棉籽有的地方用手推“铁筋”碾去,有的地方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当低,以致原棉常常积压在脱棉籽这道工序上。黄道婆推广了轧棉的搅车之后,工效大为提高。在弹棉设备方面,黄道婆之前江南虽已有弹棉弓,但很小,只有1尺5寸长,效率很低。黄道婆推广了4尺长、装绳的大弹弓,使弹棉的速度加快了。就棉纺织的各种工具而论,最值得注意的还是纺车的改进。棉纺车来源于麻纺车,而麻纺车是由纺丝的莩车演变而成的。黄道婆推广了3锭棉纺车,使效率大为提高。在王祯《农书》里可以看到这类棉纺车的图像,它是用脚踏发动的。多锭纺车在没有发明机械化的握持工具“罗拉”以前,单凭双手握持3个棉筒捻绪,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手工纺织技术之极高的水平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当未发明珍妮纺纱机时,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能够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却几乎和双头人一样不易找到。可见黄道婆在这方面的成就之不易得了。此外,黄道婆还推广和传授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后来松江一带织工发展了这种技术且更加精益求精。她还把“崖州被”的织造方法传授给镇上的妇女,一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远销各地。原来“民食不给”的乌泥泾,从黄道婆传授了新工具、新技术后,棉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元末时,当地从事棉织业的居民有碍1000多家,到了明代,乌泥泾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国的棉织业中心,赢得“衣被天下”的声誉。黄道婆就是这样以自己的杰出贡献,而被载入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史册,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发表评论